脚踏实地当好“设备医生”
——记阳城煤电洗煤厂维修班长、退伍军人徐念伟
2004年部队转业后,徐念伟被分在阳城煤电工作,军营十余年的生活养成了一股子冲劲,工作中时刻以纪律约束自己的他被同事称为“拼命三郎”。“先进个人”“技术标兵”“劳动模范”……参加工作以来,荣誉一次次授予这位不知疲倦的维修工作带头人,他就是以铁的纪律,铁一般的担当铸就的退伍老兵徐念伟。
转业投身新岗位 为企踏实用实心
部队转业后怀揣着投身于为企业做贡献的热情,徐念伟被分在了阳城煤电洗煤厂工作。起初担任一名维修工,恰逢洗煤厂正处于筹建阶段,各设备正处于磨合期,车间处处存在各种隐患,淤煤、漏水、皮带打滑等已成为常事。面对复杂的现场环境,反而更增加了他工作的热情。每天第一个进入工作岗位,每天最后一个离开车间已成为工作习惯,检查设备、查找隐患、维护维修等成为每天日思夜想的事情。
据徐念伟回忆,由于新人员面对新设备,当时岗位人员提报的最多隐患便是皮带漏煤问题,他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并结合车间岗位人员介绍,在原有扫煤器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发明了“盒式”扫煤器。将扫煤器刮片插放在一扁形金属盒里面,通过设置在该金属盒两侧和下端的调节旋钮控制刮片的横向位移和纵向位移,从而使扫煤器刮片恰到好处地与皮带切合,弥补了原扫煤器横向位移无法即时调整的不足,使皮带落煤量大幅减少,极大地降低了岗位人员的劳动强度。正是通过他的不懈努力,车间环境得到了极大改观,现场淤煤、漏水、皮带打滑等现象越来越少,同时设备故障率得到了明显下降。
敢想敢做促提升 大胆创新带效益
由于对现场设备的精通熟悉,很快徐念伟被重用为维修班班长。2016年,随着三项制度改革和内部市场化不断持续深入,如何实现创新创效、节支降耗、为企业节省开支成为了维修人员经常探讨的问题。精煤离心机在洗选工艺流程中担任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该厂原有的精煤离心机不断老化、脱水能力已远达不到现有生产水平,给生产精煤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急需更换精煤离心机成为该厂一项大事。更换离心机计划已经批复,在安装上如何最大限度的节省资金又不影响精煤生产成为该厂面对的难题。据了解,更换两台离心机仅安装费就需要资金近20万元。
“如果我们自行安装,不仅能够节省材料费,还能锻炼自己的能力、学到本事,最重要的是以后离心机出现故障我们就能自己维护维修”,在维修会议上该厂负责人提到。领导的一席话引起了徐念伟的重视,经过跑现场、查数据、咨询厂家以及与原离心机做对比,他逐渐的做足了安装前期的准备条件。但是离心机拆卸安装工作技术含量高、工作量大、又是第一次实现大型安装,这是摆在他面前的一项巨大客观事实。为保证完好拆卸原离心机以备后用,并能保证新安装离心机满足现场生产的需要,他经过与厂领导多次沟通,该厂决定由他所在的维修班组人员作为主力、生产人员为辅助来进行安装。
在安装过程中,他认真钻研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大胆实施了可恢复性拆卸。同时面对离心机底座与地基不符、润滑油箱与地基不符等难题,他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保证了正规循环作业的有效进行,在他的带领下经过五天五夜就完成了安装,比原计划提前了两天,实现了该厂首次自行安装大型设备的记录。此次自主安装离心机不仅节省了安装费用,还锤炼了队伍,更是在当前三项制度改革和内部市场化大背景下实现了自我加压和自我突破。
“摸着石头过河,没有先例可寻,边学边干,别人能做到的我们同样能够做到,只是你愿不愿意做、愿不愿意学的问题”,徐念伟在谈到那次更换离心机时说到。也正是这种敢尝试、不服输,认学敢做敢干的劲头为他带领班组实现安全生产“零隐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多学多做促提升 勤思多想带效益
据了解,多年来洗煤厂两台跳汰机一直共用一根供风管路,风量分配不均,互相争风且互相影响,跳汰机的工作效果时好时坏,进而直接影响洗煤效果,对洗煤产率提升和稳定产品质量极为不利。为此,徐念伟通过查数据、找类似经验,积极向技术人员咨询。经过多次的改造,终于找准了关键制约点,利用矿闲置的废旧管路,完成了鼓风机和跳汰机一对一的单独供风改造。
改造后,该厂生产时两台跳汰机不会出现相互争风影响现象,风量、风压更稳定,跳汰机的分选精度和产品指标得到充分保障。“跳汰机供风不均这个问题我一直在琢磨,如何合理分配风量,是我那段时间最关心的事情,只有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才能提高产量带来效益”徐念伟谈到。通过这件事情,也让他对现场工作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带来个人能力的提升,只有不断思考才会给工作带来提升。
徐念伟的故事都是他本来应该干好的一些平凡事,但在阳城煤电许多人会经常提到他,说他憨厚、诚恳,工作起来不要命,这些平凡事能在工人中赢得这样的口碑,这就是一个退伍军人的不平凡之处。
■ 阳城煤电 李攀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