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 匠 精 神 耀 矿 山
——记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二等奖获得者、义桥煤矿运转工区电修班长 秦士栋
2019年元旦前夕,汶上义桥煤矿有限责任公司运转工区电修班长秦士栋代表济宁能源义桥煤矿参加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第二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决赛电工(切削加工智能制造单元生产与管控)赛项,荣获二等奖的骄人成绩。紧接着又传来喜讯:他被推举为汶上县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候选人!
全国大赛竞风流
中国技能大赛是由人社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联合主办的国家级一类大赛,是代表我国智能制造行业最高水准的职业技能竞赛。秦士栋同志在前期进行的山东省选拔赛中脱颖而出,与来自全国27个省级赛区的196支参赛队伍、588名选手一起进入总决赛,可谓过五关斩六将,率领着“梦之队”的严祥军、张秀合两名队友,凭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异于常人的实力顽强拼搏,一步步走上了领奖台。
本次大赛竞赛内容充分体现计算机网络技术、PLC编程技术、数控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技术、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的核心能力考核。秦士栋与两个队友克服操作设备少、技术盲点多的实际困难,主动与赛事技术支持单位沟通,找同行交流学习,切磋技艺,刻苦训练,在较短时间内的“魔鬼训练”中,技术水平和参赛能力得到了较大幅度提升,终于在强手如林的激烈竞争中荣获二等奖。这是济宁能源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努力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形成充满活力的人才建设机制而取得的又一成果,是全行业职工的骄傲,是“工匠精神”的真实体现。
宝剑锋从磨砺出
歌曲《真心英雄》唱道:“不经历风雨 怎么见彩虹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今天我们看到的只是秦士栋同志光鲜的一面,不难想象,平时他异于常人的付出。正是25年“不忘初心”的坚守,才有了比赛场上的自如和领奖台上的自信。
秦士栋同志现年42岁,维修电工高级技师,济宁能源第二届、第三届首席技师。熟悉秦士栋的人都知道,他酷爱电工电子技术,学习、钻研成了他最大的爱好。自1994年参加工作以来,他通过学习取得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学历。多年来,秦士栋自费购买了大量专业书籍,潜心钻研,系统的学习使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靠着对矿山事业的热爱和对机电维修技术的执著,他从一名刚出校门的懵懂青年迅速成长为本专业的行家里手。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使他在机电设备选型、安装、保养、维修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独创提升机“事故树”纠错法,掌握主井绞车PLC编程及变频器维修技术,并能不断优化工艺流程,迅速排除现场隐患,努力减少生产影响,确保设备高效运转。近几年来,他完成四十余项小革新、小发明,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200多万元。
秦士栋自担任运转工区电修班班长后,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大胆摸索,创新思路,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变事后处置为事前防范,由被动补漏变为主动出击,下大气力抓好风险管控,保持了所辖机电设备完好率一直名列各区队之首的成绩。
倾囊相授乐心田
韩愈的《师说》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秦士栋深知所掌握的专业技术绝不能只属于自己一个人,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美,万紫千红才是春。”因此,他平时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新职工的传帮带上,善于向同事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实战经验,积极辐射带动身边同事探索攻关,努力用自己的所学、所做、所成,最大限度提高团队的综合实力。因此平时的机台巡查、食堂就餐、等候班车、会前间隙等都能成为他的“流动课堂”。经过他爱心、耐心和责任心的共同浇灌,几年来先后培养了孙国雷、王克国、林伟、李洋等几名同志,这些新秀正迅速成长,挑起了该区机电管理的大梁。随着声名远播,以致他的授课范围进一步扩大,矿机电部多次牵头请他给全矿机电维修人员集中授课。由于他经验丰富,教学有方,能接“地气”,实战性强,因此受到大家交口称赞,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关键时刻显身手
“作为集团公司首席技师,就要勇挑重担、敢于担当,随时准备解决设备出现的任何故障,力争消灭隐患于萌芽状态。”秦士栋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以矿为家,带头执行值班听班制度,家里大事小事虽顾不上,可单位的事一点也不含糊,关键时刻更是能冲得上去,顶得下来。
2018年5月份的一天,义桥煤矿35KV变电所在倒完线路后0.4KV 1#进线开关柜断路器的智能控制器RMW1-2H出现故障,智能控制器面板指示灯不亮,导致进线开关柜不能运行。得知这一紧急情况后,刚刚升井的秦士栋顾不上洗澡,就火速赶到现场进行抢修。经过测量发现智能控制器RMW1-2H电源板损坏,电源板无25V及10V电压输出。他对电源板的相关电子元器件经行测量和分析,查找出DB107整流桥堆及MOS场效应管击穿,他用电烙铁拆下击穿的整流桥堆及场效应管,随即将新的整流桥堆及场效应管焊接到智能控制器RMW1-2H电源板上。经过“整合重组”后,智能控制器RMW1-2H上电工作正常,而处理此次故障仅用20元就完成了外购需5000元的智能控制器,为矿井的正常生产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学海无涯苦作舟
由于机电故障大多看不见摸不着,远没有机械故障那么直观,因此处置起来难度大增。这就需要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战经验。加之机电设备更新换代较快,瞬息万变的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需要从业人员必须保持饱满的学习力和源源不断的创新精神。熟悉秦士栋的人都知道,他酷爱电工电子技术学习、钻研成了他最大的爱好。翻开他的履历,学习的脚步从未停止过。多年来,秦士栋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大量专业书籍,潜心钻研,系统的学习使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看过的书,从地板一本本堆到了房顶,这一本本书籍,陪他度过了许许多多的日日夜夜,面对别人不理解的眼神他付之一笑,别人把酒言欢之际正是他刻苦学习之时,他坚信自己的选择是对的,自己的付出终将得到回报。
在工作中,秦士栋是一个有心人,对不懂、不会的问题,他总是紧盯不放,打破砂锅问到底,并养成了随时随地学习的好习惯。打开他的手机,里面存储的内容与众不同,电气设备电子版图纸、PLC教程手册、设备现场接线端子照片等占满了整个空间。当问及拍摄存储这些东西有什么用途时,秦士栋微笑着说:“将有关技术资料参数存储到手机之中,便于随身携带和随时查看,对处理设备故障有极大的好处。”正是凭着这股韧劲和钻劲,他的业务技能突飞猛进。该矿-540恒压供水系统使用的移动变电站是建矿初期设备,至今已服役14年。由于电气设备革新换代较快,该型号的移动变电站配件原厂家已经不生产。去年7月份这台移动变电站高压配电装置控制主板出现故障,厂家的技术人员现场维修后仍不能解决故障,并建议立即更换。秦士栋觉得只因为控制主板接线不匹配而更换新的移动变电站太“奢侈”了,不仅大大增加工作量和维修成本,还极有可能造成生产影响。于是他主动请缨,带领新徒弟王金坤、袁坤两位同志,冒着井下高温,担着“修不好遭抱怨、修好了是谝能、反正出力不讨好”的风险,在高压配电装置狭小的空间内大胆摸索、反复尝试、细心校对、认真测量,历经3个小时,终于成功解决了厂家新升级的控制主板与原高压配电装置控制主板接线不匹配的技术难题,就连厂家技术人员也不得不竖起大拇指。此举为该矿节约维修资金2万余元,并且让老设备得以新生。
载誉归来不言功
多年的勤学苦练,使秦士栋练就了过硬的技术本领,并多次在技术比武中拔得头筹,成为“技术状元专业户”:2014年至2018年5年间,秦士栋参加义桥煤矿电工技术比武获得3次年度第一名,2次年度第二名;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获得济宁能源电工比赛三等奖; 2015年、2017年秦士栋连续两届被济宁能源聘为集团“首席技师”;年年评为先进个人、明星班长、金牌工人……
当笔者问及秦士栋的“获奖感言”时,他谦虚的说,“成绩是集体的,没有义桥煤矿就没有我的今天。是义桥煤矿这个大家庭给我提供了成长、成才的土壤。我今后会继续努力,争取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矿山的发展壮大尽心尽责!” 朴实的话语,蕴含着对矿山的无限热爱和对未知的无限渴望。秦士栋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里产业工人的一个代表,是“大国工匠”的一个特写。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筑梦路上,会源源不断涌现出像秦士栋这样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好工匠。正是这些矿山柱石、民族脊梁、国之重器,共同托起了我们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义桥煤矿 景西照 王强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