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管理求实效,全心全意服务一线生产
--记霄云煤矿劳动模范吕业营
作为一名有着35年工龄、临近退休的老同志,作为运输工区的主要负责人,吕业营同志从未有过懈怠的念头,他将自己的所有精力投入到所热爱的煤炭事业工作中。他常说的一句话,在岗一分钟,发光60秒,决不能因为后勤保障工作不到位,影响一线生产,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2014年,他带领全区140多名员工,攻坚克难,在各方面工作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运输工区被矿评选为先进单位,同时被集团公司表彰为红旗区队,他本人也被霄云煤矿表彰为劳动模范。
创新工作思路,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运输工区工作现场点多面广,生产班组人员较多,管理难度较大,且班组各项考核与带班管理人员不能挂钩管理,造成管理人员在安全生产组织协调方面有一定的懈怠,现场存在等靠思想,制约了安全生产效率的提升。根据现场的工作性质和各个班组的特点,为了改变工作现状,吕业营同志组织管理人员集体商讨研究,制定了新的工作方案,将安全责任和生产责任承包到人,生产班组的分管副区长跟随自己所分管班组现场“三八”制作业生产,管理到现场,并且实行了带班人员的计件工资随同所分管班组一同进行考核分配。通过采取的一些措施,告别了管理人员管好、管孬一个样,能力大小收入一个样的局面,极大地刺激了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体现出了谁管理的班组更安全,谁管理的班组提升产量更高,谁管理的班组安全罚款更少,谁的工资就更高的竞争机制,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了现场安全生产效率。
带领工区克服生产现场难题,保障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伴随矿井生产条件的不断变化,面对不同时期的压力和困难,运输工区的生产工作重点也不断的进行调整,吕业营同志能够带领运输工区的全体干部职工,都能够变压力为动力,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成绩。在轨道上山提升运输工作较为繁忙的时候,轨道上山斜巷提升运输不仅担负着几个采掘迎头物料运输工作,还要负责上部3个掘进迎头的车皮供应。由于运输物料繁多,造成上部三个掘进迎头车皮供应紧张。同时,由于漏矸眼的排矸量加大,井下积存重车较多,掘进迎头车皮供应紧张,给副井提升带来很大压力。轨道上山和副井提升成为了制约全矿掘进进尺速度的咽喉部位,根据现状,他及时调整了工作思路,采取管理人员工作现场双跟班、召开动员会、每个班次定目标、定任务、制定奖励激励机制等措施,轨道上山单个班次提升产量由18钩到23钩,副井的提升产量,由600车到3月21日742车的最高产量。正是由于他的正确决断和工作思路,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现场的工作效率,解决了车皮供应紧张的问题。 在上下两个漏矸仓由掘进单位交由运输工区独自生产管理,为了解决班组人员紧张、操作熟练工少的问题,他鼓励班组长、党员干部、先进代表讲奉献,少休班,挑选以前的掘进工培养新人;为了解决由于储矸仓内工程煤含水量大,经常造成堵眼的问题,他要求带班人员盯靠现场处理,制作专用工具,调整计件划分偏向于工作任务重的艰苦岗位;为了解决由于上、下漏矸仓出矸量大,造成东翼迎头车皮供应紧张的问题,他要求工区的每个管理人员每个班次必须到东翼迎头实际了解迎头生产情况,合理调节车皮的供应。
盯靠工作现场,保证两个工作面综采设备的安全回撤。在1302-1面和1303面综采物料回撤运输期间,由于工作面大部分支架变形严重,超宽、超高、超长的物料较多,给运输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他要求工区管理人员井下“双跟班”管理模式,对每一车物料严格按封车标准检查封状况,详细测量外形尺寸,严格按照专项运输措施要求,落实到现场的各个运输环节,在他的严格管理下,安全完成了综采面物料回撤运输工作。
严格管理材料费用,杜绝了超支现象。在工区小仓库管理方面,他多次组织人员进行了自查整改工作,做到了每一件材料都能帐、卡、物三对照,同时严格控制材料费用的消耗管理,实行预警机制,在月份材料费用超过90%时,要求分管区长拿出应急措施,在保障现场生产的情况,坚决杜绝材料费用超预算使用,在他的严格管理下,每个月的机电和生产材料费用未出现超支现象。
思维超前,勇于推进小改小革工作。本着以技术改造降低劳动成本的目的,他积极响应矿上的号召,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在他的倡导下, 10月份对高位翻矸机推车系统进行了改造,以自动液压推车系统代替了原来的人工推车模式,减少岗位人员的设置,达到减人增效的改造目的。积极拥护三项制度改革,创新思路,在全区推行“大班制”,通过细化分工,由35人/班减为32人/班,减员9人,节约人工工资80多万元。
尽管有时看似不近人情的管理严格,造成了一些误解,但看到这么一位临近退休的老同志仍然不知疲倦、兢兢业业把这么一个大工区管理的井井有条,顺利保障了一线生产,同事们还是由衷地表达了赞叹和佩服。
(霄云煤矿 张大壮 张玉刚)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