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峁煤矿虽远离济宁本部,但它却承载着集团公司广大干部职工的殷切期望,承担着集团公司产业转型升级、“511发展战略规划”及实现“211奋斗目标”的重任。去年朱家峁煤矿面对续不全、环保从严、国家去产能政策和驻地政府职能部门因矿井未验收而对矿施加的各种压力及交织叠加的复杂形势,迎战困难不退缩,剑指难题勇担当,及时调整工作思路,调集精兵强将突破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开创了朱家峁煤矿发展新局面。
实招一:破困局,外协工作接连取得新突破。为破解因手续不全带来的对矿井发展困境,成立了手续办理领导小组,对矿井的手续办理人员实行统筹管理、统一调度、平行作业。在国家密集出台严控新增产能的系列政策环境下,发扬“跑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不惧千辛万苦”的拼搏精神和实干精神,攻坚克难,精准发力。8月19日一次性通过了陕西省煤管局组织的联合试运转验。通过协调,环保部受理了矿环保验收的申报材料,委托的监测单位已到矿展开工作;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通过了有关专家的评审;12平方公里矿权保留手续及林业手续已经办理完毕;土地手续已经也通过了市县土地两级部门审核,近期正积极准备报送陕西省国土厅。同时,通过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挽回了经济损失,为企业节约了开支近1500万元。
实招二:谋大势,及时调整采场布局。朱家峁煤矿针对以往长期的持续亏损,辩证分析,厘清开采方向,调优生产布局,稳住了采场,争取到主动。开源提效,通过增产量、用政策、提“两率”,提质增效,有效遏制亏损势头。11月5日105工作面投产后,矿根据现场条件,提出了后两个月“提质创效、扭亏增盈”的口号。综采、辅助两工区相互配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成功实现了105工作面月推进150余米,生产原煤15余万吨的年度最高单产水平,后两个月突破了销售收入1亿元,有力保证了年度经营工作目标的顺利完成。
原101工作面地质储量仅28万吨,是2013年为早日投产见效设置的措施工作面。为实现未来几年稳产高产,将原101工作面向西延伸,兼做三盘区准备巷道,该方案的好处,一是提高了回采巷道的利用率,减少了开拓和准备巷道的掘进工程量6500多米,降低了矿井投资近5000多万元;二是逐步实现了厚薄煤层分区开采,为矿井未来10年的高产高效奠定了基础。三是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使企业在短期内即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四是避免了原开拓方案产生的村庄搬迁等一系列棘手问题。调整后的101延伸工作面,顺槽长4000米,切眼240米,配套先进的综采设备和大功率的采煤机,单面即可实现30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这将为集团公司提出的2017年煤炭产量争取1000万吨的宏伟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招三:推改革,区域管控开启新格局。着眼于提升区域管理效能,颠覆传统思维,打破原有机构设置,围绕“三个压减”,推进机构改革。构建“大区队、大部室”,减机构、减层级、减职数。对岗位设置进行优化调整,成立了综采工区和洗煤厂两个生产单位,组建了辅助工区,设置了3个生产部室、4个机关后勤部室,大部室负责人由矿长助理兼任,“334”机构设置模式,真正实现精简、高效运转。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